在连续2年中药材价格疯涨、零售价格不断下调的双重压力下,中成药产业多年来原料以采购为主传统经营方式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业内企业向上游产业链圈地正在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记者9日从广州中医药大学获悉,日前该校正式与广州万正药业签署了合建巴戟天G A P种植基地的协议。 介入上游可控质量及成本 据记者了解,广州中医药大学与万正药业合建的巴戟天G A P种植基地,原为国家“十五”攻关项目,经多年开发,现已成为药企眼中的“香馍馍”。 万正药业总经理许铮弟向记者表示,拿下该项目,主要是出于质量可控、成本可控的目的。 “我们行业需要从产品源头去控制,进而实现规模效益。巴戟天的市场价格每年在升,今年涨了100%。价格疯涨以后,质量难免更加良莠不齐,比方说,目前市场上一些巴戟天种植2年就收了,但从有效成分的角度出发,我们要求种植4~5年。”许铮弟如是说。 同时身兼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天然药物专业委员会委员的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教授丁平也向记者表示,在中药材质量参差不齐的市场下,企业与高校合建GA P已经成为业内企业的共识。 “截至目前,广州中医药大学已经有20多个GAP种植项目与企业展开了合作。我们与万正药业的合作项目--巴戟天其实为岭南特色小品种,其用量不是很大,首期500亩建在德庆,但未来或还将扩建。” 投资上游成为业内普遍做法 事实上,目前由于原材料大幅上涨,而零售价格又受国家降价政策影响,如何从源头去控制生产成本和产品质量,成为中药企业思考的头等大事。加速投资中药产业链上游,建中药G M P种植基地,在业内已经十分普遍,对道地药材进行产地控制将成为一种新潮流。 以广药集团为例,去年底广药就正式宣布斥资5000万元,在大巴山城口境内建全国最大的川贝种植基地,还宣布在老挝和重庆各建一个G A P药材种植基地。截至目前,广药分布在国内外的药材基地已达20个,成为全国拥有中药材基地最多的医药集团。 另外,广东康美药业亦快速整合了亳州、普宁、安国国内三大药材市场,基本实现了产地合作控制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