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双胍自问世以来,已被使用了60年,而作为2型糖尿病的一线治疗药物,几乎没有哪种降糖药敢轻易挑战它的地位。但就是这个“年过半百”的老药,也在不断更新自己的价值——近年来的研究发现二甲双胍可能还有抗衰老,抗癌等作用。此次美国糖尿病学会(ADA)年会上,也发表了多项二甲双胍的最新临床研究,小编精心挑选了五项研究,供大家参考。 二甲双胍与DPP-4/SGLT-2抑制剂强强联合,益处多多 虽然二甲双胍是2型糖尿病的首选治疗药物,但也有不宜使用或治疗效果不佳的情况,此时该与何类药物联用效果更好呢?一项研究结果显示: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DPP-4I) 及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与二甲双胍联用能改善血糖控制,降低血压和体重,且不增加低血糖的风险。 这项meta分析比较了对于单用二甲双胍效果不好的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二甲双胍+DPP-4抑制剂+ SGLT-2抑制剂的三药联合治疗,与其他五种两药联合治疗方式(二甲双胍分别联合DPP-4抑制剂、SGLT-2抑制剂、GLP-1R激动剂,噻唑烷二酮类(TZD),或磺酰脲类(SU)的治疗效果的差异。结果发现:三药联合与两药联合方案相比,能够显着降低糖化血红蛋白,并且有更显着的降体重效果;二甲双胍联用DPP-4I / SGLT-2I比联用SU,能显着降低收缩压。在低血糖事件发生率上,三药联合导致低血糖的几率与安慰剂组无显着差异。 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对1型糖尿病的作用 有两项研究涉及1型糖尿病: 1,胰岛素联用二甲双胍并不能降低成年1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但能维持1型糖尿病患者的体重指数(BMI)。 该研究共纳入987名18岁以上的1型糖尿病患者,分为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组(N=90)和单用胰岛素组(N=897),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治疗前,与胰岛素组相比,服用二甲双胍的患者高脂血症发生率更高,而且有较高的BMI指数。经过1年的随访后发现:两组糖化血红蛋白均有改善,无显着差异;联用二甲双胍的患者BMI无明显改变,而胰岛素组的患者的BMI却有明显增加。 2,对于超重型1型糖尿病的青少年患者,二甲双胍能改善其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加葡萄糖清除率。 该研究共纳入7家儿童糖尿病中心的37位超重青少年,平均年龄15.7岁,平均病程7.0年,平均HbA1c为8.8%,平均BMI百分位数为P97,平均总胰岛素剂量1.1U/ kg /d),这些青少年在基线时间和第13周进行了2小时的80 mU/m2/min的“高胰岛素-正常血糖钳夹技术”和骨密度扫描。13周后,在二甲双胍组中观察到葡萄糖输注率的显着改善(胰岛素敏感性高→葡萄糖清除率高→要使血糖浓度维持在正常水平,相应的葡萄糖灌注率就会高),由此说明胰岛素敏感度增加。 二甲双胍不会增加乳酸性酸中毒风险 乳酸酸中毒被认为是二甲双胍罕见却非常危险的副作用之一,然而没有研究数据显示乳酸酸中毒的发生风险究竟有多大?与服用二甲双胍真的有关系吗? 一项最新的病例对照研究纳入欧登塞大学附属医院一年中入院的10652名2型糖尿病患者,患者入院前90天内服用二甲双胍被定义为二甲双胍组,否则为对照组。结果发现,这些患者中共有163位患者是因乳酸性酸中毒入院,其中服用二甲双胍组与对照组相比,因乳酸酸中毒入院人数的比值比为0.69。由此可知,服用二甲双胍不会增加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乳酸酸中毒的风险。 二甲双胍可降低神经退行性疾病风险 一项纵向回顾性研究结果表明,二甲双胍对包括阿尔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病在内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具有长期的保护作用。 研究纳入年龄>50岁、接受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探讨二甲双胍的服用时长对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影响。结果发现,与没有服用过二甲双胍的研究对象相比,服用1年,2年,2至4年,和4年以上二甲双胍的对象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病风险分别为增加7%,降低29%,降低41%,和降低84%。 由此可知,长期服用二甲双胍为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病的保护因素,但服用二甲双胍不足两年则不会有显着影响。(生物谷Bioo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