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至9日,国家健康基地方迎总经理等管理团队一行赴新加坡国立大学苏州研究院培训学习。此次培训由火炬开发区党校组织,培训主题是“新常态下工业4.0经济发展”,涵盖苏州工业园区开发和建设模式、十三五时期的创新发展与产业升级、新常态下政融资转型和PPP模式的探讨、互联网+传统产业互联网转型等。 苏州工业园区是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间的重要合作项目,从1994年开始建设,历时20年,带动整个苏州市GDP达到1.5万亿,工业产值3.5万亿,步入万亿城市行列,可谓是20年成功再造了一个苏州。 借鉴苏州工业园区发展模式,国家健康基地一行学习了包括创新发展、产业升级、创业孵化、政府融资、互联网+、服务型团队等新时期产业发展、园区建设的知识和经验,并将用于健康基地产业园下一步的建设之中。 国际化园区建设宜先谋而后动 现场走访苏州工业园区给培训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张蓝图绘到底,先规划后建设、先地下后地上,精细规划,严格执行”是苏州工业园区建设的纲领。 苏州工业园规划图 把苏州工业园作为参考范本,科学规划中德(中山)生物医药产业园的产业定位、空间布局等显得尤为重要。针对中山土地稀缺现状,做好医疗装备产业布局规划;系统地布局创新研发、孵化加速、成果转化等创新载体;把具有德国风情和元素的生活配套设施与教育培训资源融入产业园建设;通过产业发展带动城市发展,最终建成产城融合的智能城市……中山建设者对此有了清晰而深刻的认识。 课堂学习 金融资本助产业快速发展 经济新常态下,金融对于产业发展的助推力量不言而喻。 苏州工业园区鸟瞰 苏州大学商学院金融学博士吴晓俊讲述了PPP、产业引导基金等融资模式。借力产业引导基金和上市公司的力量,实现产业规模的壮大及产业高端化,正是健康基地下一步工作的思路。而8月26日,中山市委常委、火炬区党工委书记、翠亨新区党工委侯奕斌书记带队调研健康基地时,也明确提出:鼓励健康基地开展体制机制上的创新,支持健康基地公司成立健康产业母基金、联合上市公司建设孵化器等。 苏州工业园区邻里中心 此次培训,吴晓俊教授提出的融资方法论为健康基地下一步借力资本发展产业提供了政策、数据以及案例支撑。 “互联网+”促产业转型大势所趋 G20峰会刚落幕,业界普遍认为:发达的互联网经济是杭州获得峰会举办权的重要原因之一。“互联网+”促产业转型升级恰是此次培训的重点内容,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林承铎讲述了“互联网+”将引发经济方式深刻变革、推动产业跨界发展并将催生创新创业的平台。 健康基地管理团队 “互联网+健康”,其实中山早已在启动。中山市正在建设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平台,健康基地此前已聚集了医疗+互联网、传统电子+互联网、生物医药+互联网、互联网+健康管理、互联网+居家养老等多种产业业态,二者叠加将产生巨大效应。2015年,中山市与科技部火炬中心、中关村管委会三方签署“互联网+健康科技”合作协议,将依托国家健康基地产业基础,开展十项行动计划。“互联网+”各方资源跨界融合,将会给中山健康产业带来无尽可能,这也将给建设者带来巨大考验。 结合此次学习内容,健康基地将更多的从顶层设计、从全局去谋划互联网+健康产业发展。 借他山之石以攻玉,此次培训对于健康基地科学规划和建设中德(中山)生物医药产业园、促进产业实施创新驱动、构建融资体系等将产生积极的引导作用。 超链接 中德(中山)生物医药产业园 今年6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办的第八届中德经济技术合作论坛上,中山市被纳入中德生物技术和医药产业重点合作区域,根据国家战略规划,中山将依托国家健康基地规划建设中德(中山)生物医药产业园。 中德(中山)生物医药产业园核心园区 中德(中山)生物医药产业园核心园区效果图 中德(中山)生物医药产业园作为国家级对德生物医药合作园区,目前已初步规划了一园三基地,所谓三基地就是指健康基地核心生物医药创新启动区、翠亨医疗器械拓展区、鲤鱼工业园医疗装备拓展区三个发展区域。 中德(中山)生物医药产业园医疗装备拓展区 中德(中山)生物医药产业园翠亨医疗器械拓展区 按照中德(中山)生物医药产业园规划要求,目前健康基地已在推进319亩核心区的基础设施建设,32万平方米GMP标准厂房已经在建,预计2018年全部竣工。并已同期启动中德(中山)生物医药产业园的招商工作。目前,基于微流控芯片技术的消化道肿瘤分子德资诊断试剂项目----百慧基因已在园区发展,正在洽谈德国STADA(史达德)制药、乳腺癌早期诊断试剂、药物一致性评价服务等多个生物医药项目。 |